对于结婚或者结过婚再婚的人来说,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,在结婚或再婚时,如何处理一方财产的婚姻问题。事实上,这些法律早就有了规定。所以这里为大家介绍婚前如何处理财产的相关知识。
一、再婚一方的婚前财产如何处理
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〉的解释(一)》第十九条规定:“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,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得因下列原因转为夫妻:婚姻关系的延续。共同财产。除非双方另有约定。可见,我国《婚姻法》规定,夫妻财产由协议约定而非法定约定。
第二十二条规定:“当事人结婚前,父母出资购买房屋的,出资应视为对子女的个人出资。礼物,除非父母明确向双方表达礼物。父母婚后支付购房款的,其出资额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,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对方的除外。”
第十条规定:“夫妻婚前应当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,以个人财产支付定金。在银行贷款,婚后用夫妻。房产是偿还的,不动产是以第一次付款的名义登记的。离婚时,不动产由双方共同处理。依照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,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该不动产属于财产登记当事人,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。一方的个人债务已登记。婚后双方支付的价款及其相应的财产增值部分,由产权登记一方按照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予以补偿。”
二婚前财产的具体内容
婚前财产是指婚前一方取得的财产,包括动产和不动产。婚前一方的财产可分为以下四类:
(一)个人所有的财产,如工资、奖金、生产经营所得、知识产权所得、继承或者赠与所得、资本利得和其他合法所得。
(二)婚前取得的财产权利,如婚前一方取得的债权。
(三)婚前财产的利息,包括婚前个人财产的利息。
(四)一方婚前以货币、权益等形式存在,婚后以另一种财产形式表示。
婚前财产是指双方登记结婚的日期。结婚登记前,双方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。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特别约定外,婚姻登记日后取得的财产或者双方共有的财产,视为婚姻。夫妻共同财产。本条例的目的是简化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关系,促进夫妻共同财产的分离。
第三,再婚婚前财产协议
如今,夫妻双方通常都有自己的婚前财产。为了避免将来离婚时因财产或财产分割而产生的差异,婚前财产的婚前登记以书面形式确定,防止发生。这种形式在城市比在农村更常见。如果婚前财产在离婚时按照协议执行,婚前财产因分割而产生的矛盾就会减少。婚后财产的分割,不用说,是按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分割的。如果没有婚前财产协议,再婚时离婚,婚前财产,如果有证据证明是婚前财产,属于个人财产。据谁负责执行财产。不能证明属于个人婚前财产的,一般按婚后财产分割(但对方承认婚前财产的除外)。
婚前财产协议应包括哪些内容:
1、党的姓名、性别、职业、住址等基本情况;
2、婚前财产(含债务)的名称、数量、种类、计价方式和状况,应当在男女各自的婚前财产中详细列明。
3、上述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于哪一方,男女各自的婚前财产权利归属、如何使用等。
4、婚前财产的收入归个人所有。
5、婚后婚前财产所得归为收入。
6、婚前财产的使用、维护和处分原则;
7、其他应当约定的事项,如婚前债务如何清偿的约定。
8、婚前财产协议生效的条件和时间。
9、男女签名。
10、婚前签订房产的时间。
根据法律规定,由于婚姻关系的延续,配偶的全部财产不转为配偶的共同财产。因此,婚前属于个人财产的是个人财产。